
體育播報7月21日宣 中甲天王山之戰,銅梁龍客場2-4不敵遼寧鐵人,戰罷17輪,重慶銅梁龍積37分,落後遼寧鐵人3分暫居第二。《足球》報撰文談到銅梁龍時表示,球隊交出衝超路上昂貴學費,防守陣型必須優化。
遼寧鐵人賽季初明確喊出衝超口號,是銅梁龍衝超道路上必須翻過去的一座山。從賽季開局狀態來看,銅梁龍麵對衝超對手時都有穩定發揮,也有較強的競爭力。雙方第一回合交手在重慶進行,銅梁龍2-1逆轉對手。而下半程雙方再次交手,雙方還是同樣的外援配置,鐵人卻僅用了不到40分鍾就徹底殺死了比賽。
從比賽過程可以看出,李金羽已經將姆本紮、邦本宜裕、安以恩這三人的攻擊組合用到極致,反觀銅梁龍,在首發撤下黃希揚後,攻防轉換就打不出效率,難以越過對手中場,在處理球的時機上也把握不好,被對手拿下球權後馬上陷入被動。
李金羽顯然從足協杯河南隊淘汰銅梁龍的比賽中得到某種啟發,針對銅梁龍不斷嚐試高壓的打法,堅決打對方的身後,薩爾瓦多的戰術已經被對手針對性破解了。遼寧鐵人通過雙後腰的屏障作用,切斷銅梁龍中場核心李鎮全的傳球線路,迫使銅梁龍隻能主打邊路傳中一種進攻方式。
李金羽的戰術設計展現出其精準性,邦本宜裕作為中場自由人,既能串聯進攻又能回撤組織,姆本紮則利用身體優勢反複衝擊銅梁龍防線,形成“中場絞殺+鋒線爆破”的高效模式。麵對對手這種打法,完全被動的銅梁龍顯露其青年軍的弊端,經驗不足,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。
從結果來看,客場兩球落敗不讓人意外,也不是不能接受,隻是上半場0-4崩盤,暴露出銅梁龍的戰術短板與心理脆弱性。盡管向餘望、卡裏略等球員展現出頑強鬥誌,但防守體係的穩定性、中場控製力及關鍵戰心理建設仍需大幅提升。
對於誌在衝超的銅梁龍而言,這場失利既是一次殘酷的教訓,也是檢驗球隊韌性的試金石。通過這種輸球的方式,也再度提醒教練組,整體的防守陣型必須要優化,尤其是針對不同對手的前鋒,設置協防預案。其次中場人員的使用方麵,在不用黃希揚的情況下如何打出轉換效率,是未來走得更穩健的決定性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