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超聯賽的場外,從來就沒有消停的時候,本賽季尤其如此。過去,為了保證球隊的形象,許多球隊在出現隊伍的內部矛盾時,都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哪怕化不了,也得讓矛盾藏起來,絕不能被公開出去。其實這種解題思路非常合理,球隊矛盾一旦公開化,很快就會影響球員的情緒和競技狀態,將給球隊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和無法遏製的成績下滑。

比如皇馬,皇馬作為豪門的唯一短板就是更衣室,隻要主教練能夠鎮住更衣室,那麽皇馬每年的冠軍數量就會有保底;但反之,一旦球隊出現更衣室矛盾,出現小團體,那麽很快皇馬就會在多條戰線被淘汰。

但堂堂大中超果然不同凡響。這賽季,許多球隊都不約而同地爆出了球隊矛盾,還有不少是球隊主帥公開炮轟球隊管理層的事件。比如成都蓉城隊主帥徐正源,就在球隊和天津隊的比賽前新聞發布會上公開炮轟球隊管理層,直接把球隊的矛盾公開化;

再比如泰山隊主帥崔康熙,麵對球隊戰績不佳的情況,崔康熙既不想提早辭職,也不想放手,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失利後不斷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開始“發牢騷”,差點就讓泰山隊成為矛盾的“吃瓜大隊”。

不過說到底,球隊矛盾公開化的本質還是球隊管理理念的落後。一些球隊為了追求成績,寧肯聘請一些與球隊實際不符的主帥,而為了讓主帥心甘情願地來,一些球隊還簽下“賣身條款”,放手給主帥更多的權力,這就導致主帥可以隨意掌控球隊從引援到選擇隊員的一切。比如說崔康熙,他前後引進的多名外援實力完全無法匹配球隊需求,加上死命用老將,也成了無數泰山球迷攻擊崔康熙的理由。
(羅掌櫃)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