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武漢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決賽中,美國選手高芙2比0戰勝美國選手佩古拉,奪得冠軍。(薛婷 攝)
賽事正成為湖北文旅最亮眼的“流量入口”,也成為促進消費的助推器。
10月12日,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正式收官,美國選手高芙奪冠。作為WTA1000級頂級賽事,本屆武網憑借“史上最強陣容”引爆熱度——衛冕冠軍薩巴倫卡衝擊“四連冠”、新科溫網冠軍斯瓦泰克空降,11位大滿貫單打冠軍同場競技的盛況,讓賽事全程上座率穩居高位。
不止武網,2025年以來湖北已形成多品類賽事矩陣:武漢馬拉鬆、湖北省全國百強縣籃球賽、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(漢超)、京山網球公開賽、斯諾克武漢公開賽、國際足聯女足冠軍杯等陸續開賽,各具特色的賽事持續吸引人流。支點記者從湖北省體育局獲悉,今年春夏兩季,全省共辦各類賽事及配套文旅活動超3600場,體育直接消費10.76億元,拉動旅遊、交通、住宿等相關消費近60億元。
賽事門票升級為“城市體驗通行證”。數據顯示,體育旅遊收入在旅遊景區、旅行社收入中占比超過20%,賽事正成為湖北文旅最亮眼的“流量入口”,也成為促進消費的助推器。
“漢超”打響揭幕戰。(任勇 攝)
賽事密集:湖北打造“地域名片”IP
作為網球名將李娜、鄭欽文等的家鄉,湖北自帶深厚的網球運動和賽事基礎。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是武漢第8次舉辦該賽事,不僅憑“史上最強陣容”賺足關注,更通過一係列服務創新深化賽事IP價值。
為提升觀賽與參與體驗,本屆武網推出多項新舉措:光穀國際網球中心全麵升級選手更衣室與休息區;首次開放球員訓練場,讓球迷能近距離觀看選手備戰;場外嘉年華區域也完成提檔升級,麵積擴大至6000平方米,豐富觀眾賽後體驗。此外,賽事還聯動武漢天地、龍湖濱江天街等核心商圈打造“第二現場”,將觀賽氛圍從賽場延伸到城市街頭。
“武網不僅是單一的體育賽事,更成為展現武漢城市活力的文化符號。”武漢體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濤表示,從陣容到服務的雙重升級,讓武網成為連接體育與城市文化的重要紐帶。去年,武網吸引了近19萬觀眾入場觀賽,外地觀眾超四成。
湖北縣域也正以特色賽事打造專屬“地域名片”。9月20日,2025京山網球公開賽拉開帷幕,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餘名選手揮拍參賽。這座常住人口不足60萬的小城,擁有300多片標準化網球場,每萬人擁有量達5.6片,居全國縣市之首。京山打破縣域局限,成為WTA125賽首個縣級舉辦地,也是繼北京中網後全國第二個國際職業網球男女合賽舉辦地,讓“小網球”撐起了縣域IP的大名氣。
湖北賽事版圖正持續擴容,支撐起更廣闊的賽場,也逐漸成為展現地域特色的窗口。
9月25日,漢超高校組揭幕戰在華中科技大學運動場開賽。漢超期間,武漢各區更借勢“花式帶貨”:江夏邀參賽隊伍品嚐梁子湖螃蟹,經開區疊加車穀消費券拉動汽車消費,新洲區憑票根免六大景區門票。漢超舉辦不到1個月就累計吸引13萬球迷現場觀賽,係列活動直接撬動消費近1億元;
9月27日,2025滑翔傘定點世界杯總決賽在荊門聖境山開幕,這座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飛行營地同步推出草地音樂會、飛行器材展,觀賽人群與體驗遊客相互疊加,賽場與景區的邊界逐漸模糊;
恩施則構建“賽事矩陣”:8月,第三屆“恩BA”籃球賽舉辦,賽場周邊設置土家織錦市集,恩施女兒城非遺傳承展演基地非遺隊伍走進賽場,用山民歌傳遞風情,為賽事增添濃鬱文化氛圍;9月13日,中國公路自行車公開賽(恩施站)開賽,1200名選手穿行於恩施大峽穀—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賽段,群山層疊、秋色如染。賽場外,西蘭卡普非遺文創、恩施玉露等特色農產品展銷十分吸睛。
“湖北倡導‘跟著賽事去旅行’,蜜桃网在线观看视频大力推動文體商旅融合發展,推行‘票根經濟’模式,聯動商圈、景區、酒店,憑觀賽參賽的‘票根’享受餐飲、住宿、遊玩優惠,打通不同場景,延伸消費鏈條,以體育流量帶來消費增量。”湖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水兵表示。
10月6日,2025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啟動,活動期間發放1000萬元體育消費券,覆蓋多元運動與消費場景。今年國慶、中秋雙節期間推出的“票遊荊楚”政策更實現全省聯動,形成“觀賽—消費—遊覽”的完整閉環。
雙節期間,湖北省體育消費交易金額為45.74億元,同比增長7.05%,全省體育旅遊共接待遊客1571.01萬人次,同比增長15.66%,賽事IP的文旅拉動效應持續顯現。
2025武漢馬拉鬆開跑。(倪娜 攝)
文旅商體融合:從聚人氣到創價值
放眼國內,成熟賽事的經濟帶動效應早已形成標杆。今年最火爆的江蘇足球超級聯賽(蘇超),聯動“賽事IP+城市文旅”,江蘇省及各地市推出1800多項文旅活動、130多項惠民措施,直接拉動文旅消費106.74億元,為全國體旅融合提供了範本。
湖北正通過多元賽事落地生根,從城市形象傳播到資源盤活,從產業升級到民生改善,搭建起全方位的價值體係。
賽事是城市風貌的流動名片,武漢馬拉鬆作為湖北最具代表性的賽事,已是中國田協、國際田協“雙金標賽事”。漢馬賽道串聯長江大橋、東湖、黃鶴樓等12處城市地標,被譽為“中國最美馬拉鬆”。
“今年有7.1萬人次遊客因武漢馬拉鬆到訪江城,外地跑者因參賽產生的直接消費總額1.17億元,同比增長40.6%,綜合效益達32.56億元。”汪濤對支點記者介紹。
“跑一次漢馬,認識一座城”成為眾多跑者的共同感受。2025年漢馬以“櫻花季越江湖”為主題,特意將賽事時間調整至櫻花盛放期,賽道沿線設置超27處櫻花打卡點,同時推介賽道周邊的東湖櫻園、晴川閣等賞櫻景點,讓武漢的自然景觀與賽事深度融合,真正實現“以賽為媒”傳播城市魅力。
賽事與景區流量疊加,還能破解景區“淡旺季失衡”痛點,2025湖北文旅第二屆夏日槳板係列賽便是實例。一係列賽事在鹹寧九宮山、石首三菱湖、恩施大清江等4A級景區舉辦。
以鹹寧九宮山站為例,比賽期間,當地最大酒店持續滿房,槳板賽帶動景區遊客量同比增長276%,四站賽事帶動相關消費收入1500萬元。“以前7月中旬才進入避暑的高峰期,現在7月初景區就因賽事熱鬧起來。”湖北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堯接受采訪時表示,賽事有效延長了消費時長,實現景區流量和垂類運動流量雙向疊加。
賽事帶來的不僅是短期消費熱潮,更在於帶動一方的產業升級。京山市副市長李偉介紹,依托深厚網球基礎,京山全力培育網球賽事、培訓、裝備製造、運動康養、體育旅遊等關聯產業,逐步構建以“網球+”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生態。
京山以賽招商,今年已簽約超100個億元項目,並正在規劃1887畝網球數智產業園,對接斯波阿斯、恰好時等知名體育企業入駐。今年上半年,京山“網球+”產業收入達17.2億元,同比增長41%。
文旅商體融合的最終價值,始終錨定民生獲得感。京山建成“10分鍾網球健身圈”,公共場館白天免費、夜間僅收20元燈光費,普通市民也能享受專業場地;恩施籃球場數量已達4560個,基本實現“村村有球場”,當地村民感慨:“以前打球要跑5公裏,現在家門口就能組隊開賽。”
這些硬件升級與服務優化,讓賽事資源轉化為長期惠及民生的公共資源。文旅商體融合已成為湖北激活消費、升級產業、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。
2025湖北文旅第二屆夏日槳板係列賽(企業供圖)
長效運營:從細節深耕到生態構建
當一場場賽事舉辦完成,熱度褪去,如何讓文旅商體融合效應持續發酵?湖北各大賽事通過精細化運營、跨域聯動與長期布局探索可持續路徑,同時瞄準短板明確優化方向,力求將“短期流量”轉化為“長期品牌”。
武漢網球公開賽以“寵粉升級”為核心,在服務細節處持續打磨:全新升級的即亮LED燈在夜間賽事中打造炫酷燈光秀;針對晚場觀眾返程難題,開通覆蓋武漢三鎮5個核心點位的定製公交,末班車延時至賽事結束後1小時……長期深耕下,賽事商業價值同步提升。“今年勞力士、中國人保、中國銀行等知名企業主動接洽合作讚助,這是賽事影響力與品牌認可度提升的直接體現。”汪濤表示。
漢超在傳播破圈和跨域聯動上做出特色,搭建長效傳播體係,全網曝光量突破1億次。
“蜜桃网在线观看视频參考了江蘇‘蘇超’的全媒體運營思路,賽季剛開始就策劃了‘猛龍不過江’的趣味短視頻,把武漢各大賽區的開賽氛圍直接拉滿。”湖北文旅集團商務會展公司商文旅部部長李婕告訴支點記者,除了賽前預熱,賽中不斷發布球員訓練幕後、賽事高光鏡頭,讓熱度持續發酵;還在湖南“湘超”開賽前夕,邀請長沙代表隊赴漢口賽區開展交流賽,通過跨省聯動擴大賽事輻射範圍。
盡管湖北文旅商體融合已取得一定成效,但仍需補齊短板。一方麵,需要耐心培植群眾基礎,推動賽事從“專業活動”走向“全民參與”。同時,繼續引進、打造精品賽事。
以武網為例,與其他國際網球賽事相比,在男子賽事配套、軟硬件配套、群眾參與度等方麵仍有差距。“國外網球運動有200多年發展曆史,國內從2000年左右才起步,差距客觀存在,但可通過長期培育縮小。”汪濤坦言。
盧堯表示,湖北體育產業集團下一步將在神農架、武當山投資打造賽事IP,並引進國際知名賽事IP。
另一方麵,需統籌全省宣傳資源,避免賽事宣傳“各自為戰”。當前湖北各類賽事宣傳多分散在各主辦單位,缺乏統一的“湖北賽事IP矩陣”。業內人士建議,可依托“票遊荊楚”政策,打造“湖北賽事旅遊地圖”,讓賽事宣傳與全省文旅推廣形成合力。
體育是引流的密碼,文旅是留客的載體。如今,長江沿線的龍舟賽、槳板賽讓江水成為“流動賽場”;神農架、武當山、恩施的山地自行車賽、徒步大賽串聯生態資源;武漢都市圈的足球、網球賽事帶動商圈消費;縣域層麵的籃球、滑翔傘賽事激活鄉村旅遊——從“單點突破”到“全域布局”,湖北文體旅商融合的長效版圖正逐步成型。根據規劃,2025年湖北戶外運動產業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。湖北正以賽事為筆,持續書寫“跟著賽事去旅行”的精彩故事。
編輯丨胡馨月
編審丨李劍軍
新浪微博|@支點財經
地址|湖北·武漢·楚天傳媒大廈